向校园欺凌say no!,美国父母怎么做?
小爱絮语:本周五下午,一则北京某小学校园欺凌的事件像一颗炸弹引爆了爱粉群,也引起了麻麻们的群情激奋。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:
北京某小学一十岁男生课间如厕,另外两个男生从隔间扔下一垃圾框正砸在他头上,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孩子一身。事后,该男生被医院诊断为中度焦虑和重度抑郁。老师进行调查时,欺负人的两个孩子竟然无所谓的样子。
更令人气愤的是班主任为了息事宁人,在未征求被欺负男孩同意情况下,让双方孩子频繁在一起玩,并拍下看似“和谐”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,愤怒的爸爸向教委进行了电话投诉。妈妈到学校进行协商时却遭到了某男书记的大声呵斥,语言中充满愤怒的攻击。妈妈无法忍受,便将此事写在微信文章中,得到大量支持的留言,并被广泛转载。
看完这篇文章,妈妈们再也无法淡定了,妈妈们纷纷支招要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:
“以前总觉得校园暴力发生在小城市,现在才惊觉都在身边”
“校园暴力是真实存在的,我觉着每个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”
“孩子得知道保护自己,大人多灌输安全知识,尤其是被欺负这种事”
“有时候女孩子之间这种冷暴力和排挤更可怕”
“有句玩笑话,要跟同学感谢当年不杀之恩”
帖子尚未得到证实,但每隔一段时间,我们都会看到类似报道,内容总是让人非常揪心。小爱问过身边几个妈妈,你小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欺凌吗?每一个都非常肯定地说“没有”。但是下面这篇编译自《Parents》的文章告诉我们:并非身体暴力才是欺凌,“起外号”或“社交孤立”也算。
而且,校园欺凌并不是只有初中生才会遇到,即使在美国,2-6的孩子遇到欺凌的情况比以前多多了。《Parents》的文章总结了帮助孩子应对欺凌的5种办法和预防欺凌的3种办法,虽然这是小爱发表过的一篇旧文,但非常实用,值得每个家长和孩子去学习。
文/ Stacey Colino 编译/侯明明
以前,我总对“幼儿园的孩子就会欺负人”的说法嗤之以鼻,觉得太夸张了,怎么可能?但在儿子尼基4岁时,我改变了看法。他们班一个挺壮实的男孩经常追得女生满教室跑,还用手掐人,只是为了找乐。
有一次我亲眼看见,他踢另一个孩子,只是因为那个孩子玩了他想玩的玩具车。老师说他,教他该怎样正确对待小朋友,但那个孩子依然如故,尼基不得不学着离他远点。
后来,尼基又碰到了好几个爱挑事的孩子,其中一个同学威胁女生说要用刀割下她的头发。
这些例子也许看起来极端,但并不偶然。这种语言(嘲笑或起外号)、身体欺侮(踢、打、咬)或是社交孤立(故意发动群体远离一个孩子)就是欺凌别人的表现。
以前的家长在孩子小学前从不用担心这种事,但是现在校园欺凌已经开始出现在幼儿园了。有一些研究表明,2-6岁孩子中发生的欺凌现象,比小学和初中的孩子更普遍。
“小孩子会模仿他们在电视、电脑游戏或其他大孩子那里看到的攻击行为。”《预防和阻止欺凌》一书的作者之一苏珊•斯维尔博士说。
校园欺凌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国现象。《美国学校健康日报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19%的美国幼儿园孩子都受到过欺凌。而美国教育协会称,每天有超过16万孩子因为害怕被人欺侮而不敢上学。华盛顿大学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,80%在幼儿园受到欺负的孩子都会长时间情绪低落。
冲动、自私的行为和欺侮别人有着明显区别,多数专家认为,孩子如果经常故意对别人找茬就可以算作欺凌。
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让其他孩子在身体或心理上感到痛苦呢?《保持冷静》是一本讲述怎么和有攻击倾向的孩子打交道的心理咨询书,作者之一迈克尔•尼尔森博士总结了两点原因:
小霸王们一般都自尊心较低。这些孩子缺乏同理心,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要当老大的冲动。
幼儿园的孩子还在学习基本社交技巧,控制情感,所以他们过火的行为可能是想试探一下别人的底线。
“取笑别人、小打小闹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。在这个年纪,孩子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故意的,更像是折磨周围孩子的方式。”斯维尔博士说。
马萨诸塞减少攻击行为中心的负责人伊丽莎白•英格兰德博士表示,上幼儿园后,孩子们逐渐感受到自己对周围同学的影响力,那些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开始主动选择好欺负的对象,不管对方是害羞、敏感、身材瘦小,还是单纯地看上去和别人不一样。
事实上,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受害者。
而老师们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?他们会根据小霸王的年龄来做出不同的反应:在幼儿园,老师教给孩子与人为善、温和待人的重要性;在小学,老师们的重点就转向保护受欺负的孩子。
小学阶段对于改造一个刚刚出现的小霸王来说还不算晚,他们需要学会怎么解决冲突,以免到初高中阶段时情况愈演愈烈。
但光靠学校是不够的。尽管老师们会尽力控制欺负人的孩子,但并不会时时刻刻在场,甚至学校领导都意识不到有孩子受到欺侮。很多受害者因为害怕而保持沉默,他们害怕告诉老师的话下次会被教训得更惨。有时候,连校长都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。
密歇根大学莫特儿童医院的最新全国民意调查发现,在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方面,只有38%的父母会为孩子的幼儿园评A,16%的家长只给出了C的评价,6%的家长给了D,还有5%的父母给出了更差的评价。
最终,还是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欺凌。
1、注意观察,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事。
鼓励他敞开心扉,说出和其他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,并教会他怎样应对。和孩子沟通(<-戳我)时问问题要具体:
举个例子,如果放学了我们问孩子:“你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?”,孩子可能无从说起,不置可否。但如果我们这样问:“你今天跟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,什么游戏最好玩”“今天又交到了哪个新朋友?”孩子们可能就慢慢愿意开口跟你聊了。
2、和老师聊聊,了解事情经过。
如果孩子确实遇到了校园欺凌,让学校老师和领导重视这个问题。很多学校都有预案,当你向老师说明情况时,要具体说说事情经过,哪个孩子牵扯进来了。
3、联系对方父母,看看能不能一起解决。
当然要在对方父母比较合作的情况下,可以用比较缓和的口气说明,你是想和他们一起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,试试这种说法:
“我打这个电话是因为这一周我女儿回家时都很不开心,她说苏西给她取外号,还不和她玩了。我不知道苏西是不是真的这样做了,但我觉得咱们一起帮帮她们比较好,你觉得怎么办好呢?”
4、告诉孩子马上离开,找老师或大人帮助。
不管你的孩子受到什么样的欺负,打回去通常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。让孩子学会离开现场,寻求老师或其他大人的帮助。
5、和朋友待在一起,不要落单。
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孩子通常更少受到欺负,因为“小霸王”通常不会在小团体中挑一个孩子出来。
☆鼓励孩子学会积极的身体语言,比如盯着对方的眼睛。
3岁的孩子已经能学会一些技巧来防止自己成为被欺侮的目标。《家长指导大百科》的作者迈克尔•博拉说:“遇到小霸王时的表现比说什么更重要。”
告诉孩子学会盯着对方的眼睛。
抬起头,表现得更自信。
☆事先预演,多多练习该怎么说。
用玩偶或其他方式来玩角色扮演游戏。
大声说话,抽抽搭搭地哭鼻子只会鼓励对方。
多练习说:“别烦我了”“如果你这么讨厌,我就再也不和你玩了”。
不要贬低对方,那会激怒施暴者。
无论如何,不要让孩子打回去,纽约的一位妈妈艾琳是这样教3岁儿子对付两个特别爱打人的孩子的:
“我们之前一起讨论,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抢他的玩具,他该说什么。于是,有一天他终于大声说:‘住手,我正玩这个呢!’那两个孩子立刻停手了,我为他勇敢地捍卫自己感到骄傲。”
☆赞扬孩子的进步,反复强调。
当孩子告诉你,他自己解决了别人的挑衅,让他知道你很骄傲。如果你看到另一个孩子勇敢地面对小霸王,给孩子指出来,让他向那个孩子学习。
总之,强调一点,这也是小时候妈妈和你说过的:如果你表现出不允许别人欺侮的样子,小霸王就会走开。
本文最初发表在2010年10月的《Parents》杂志上,经过删减和编辑。
延伸阅读:更多安全话题请点击
大小爱玩亲子活动日历(12月)
12月活动日历
12月3日:寻找手工艺之古法造纸、揭秘鸡蛋厂
12月4日:冬日运动会之网球(NEW!)、揭秘印刷厂、揭秘录音棚(公益)、揭秘消防局(公益)
12月10日:揭秘手工艺之皮影、揭秘飞行员、揭秘牛奶科普馆、揭秘录音棚(公益)、寻找手工艺之蛋雕
12月11日:揭秘手工艺之皮影、揭秘飞行员、冬日运动会之橄榄球(NEW!)、寻找手工艺之毛猴
12月17日:揭秘警察博物馆、食品安全小课堂(公益NEW!)、冬日运动会之击剑(NEW!)
12月18日:寻找手工艺之古法造纸、揭秘面包厂、揭秘消防局(公益)
12月24日:软陶DIY圣诞专场、揭秘自来水博物馆(公益)
12月25日:冬日运动会之棒球
12月24-25日:圣诞小镇冰雪大趴@长城脚下(独家!重磅!)
大小爱玩精选出行推荐
亲子剧|大河向海,人生向前,这两部教科书级别的舞台经典即将开演!
↓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